2017年6月28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以下简称“公路分会”)在青海组织召开了《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工程造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大纲审查会。会议由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工程造价管理局晋敏总工主持,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周敬东教高、广东省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管理站易万中总工、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陈亮教高、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马文光副总工、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黄丽梅高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工程定额站胡雷高工等来自公路造价管理、规划、设计、科研等单位的7位专家和《标准》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及青海省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等参编单位的24位编写组成员参加了审查会。
会上,《标准》主编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方申副处长介绍了《标准》的编制背景和总体情况,李宁工程师对《标准》的具体编制思路和内容作了详细汇报。随后,《标准》主审晋敏总工带领专家团队对编制大纲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一致认为,为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造价标准的全面性和适用性,使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在前期研究、设计、管理、施工、验收等环节有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制订《标准》必要、及时。《标准》编制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明确、内容全面,前期基础工作扎实,参编人员分工合理,实施方案总体可行,可满足编制工作的需求。同时,专家针对《标准》的名称、定位、研究方向、章节优化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会后主编单位部路网中心还组织参编单位一起就落实审查专家提出来的相关意见进行了讨论和部署。
造价标准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具有促进节约社会劳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它是投资决策的依据,对规范公路建设市场行为起到积极作用。但部颁现行公路工程造价标准更多的是考虑全国的普遍情况,是全国统一的定额,没有对高海拔高寒地区的特殊性进行全面的专题分析和研究,对高海拔高寒地区特色、地域特征的反映有所欠缺。《标准》重点研究高海拔高寒地区地形、地质、气候、施工条件、施工工艺、管理模式、环境保护等影响公路工程造价的特殊因素,深入分析人工降效、机械降效、特殊材料和机械选用、地质灾害防护处置、劳动保护措施等特色问题,制定专门适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工程的造价标准,细化、补充、完善现行公路工程造价标准,提高其全面性和适用性。
本次编制大纲审查会的成功召开,为《标准》下一步编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准》的制订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水平,为高海拔高寒地区的投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更好地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求,对做好交通可持续发展保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