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发布并实施
发布日期:2017-09-280

20179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批准发布<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300项国家标准和1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2017年第22号),其中GB/917-2017《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由交通运输部提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负责共同起草,标准发布日期即为实施日期。

image

本次发布的GB/917-2017《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专题《国家公路网指路系统构建与升级关键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本着“明确路网层次、尊重现有《规划》,继承《国标》体例、力求统一规则,适应国际趋势、考虑长远发展,方便用户使用、利于行业管理”的原则对2009版国标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的GB/917-2017《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规定了公路的分级、命名规则、编号规则,以及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公路路段代码和公共信息标识与处理的要求,提出了国道(含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的名称和编号,兼顾了公路网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各方面的信息处理和路线标识需求,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公路分级,完善和统一了各级公路的命名和编号规则,有利于提升各级公路网的服务水平。新标准明确公路按行政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和专用公路;公路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新标准对各级公路的命名和编号规则分别进行了规定,通过公共信息标识的指引,广大公路使用者可更方便地明确自己所在位置,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考虑到村道的里程在在我国公路网中所占比例高达50%以上,本次修订标准将村道命名和编号的内容纳入本标准正文。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优化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联络线和城市绕城环线的编号规则,有利于提升国家公路网的信息化水平。新标准针对国家高速公路并行线编号规则和其他路线不一致、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编号重复等问题,以原国家高速公路命名和编号规则为基础,统筹考虑了国家公路网的布局特征,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原规则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新标准保障了国家高速公路名称和编号的完整、延续和协调,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路网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提升国家公路网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

三是立足于公路网发展的角度,为国家公路网路线的扩容预留了命名和编号空间,满足了国家公路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与2004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相比,增加了2条南北纵线、14条并行线、1条地区环线以及66条联络线,与1996年调整后的普通国道网相比,本次调整增加了19条纵线、30条横线和81条联络线。此外,该规划还在原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的基础上,对部分路线做了路线分设、延长、替换等局部优化和调整。新标准从公路网发展的角度,在统一现有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命名和编号规则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联络线、并行线等预留了扩容空间,以满足公路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四是为实现区域公路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创造了条件。随着公路网密度的不断加大,省级行政区域之间连接贯通的公路越来越多。为便于公路用户的使用,本标准对跨省(区、市)的公路的命名和编号规则提出了“视为一条公路”统一考虑的建议。

五是为国家公路网命名和编号的调整提供了工作基础。随着《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的有序推进,国家公路网的命名和编号相关指路标志的调整、里程桩号的传递以及公路数据库、公路信息服务网和公路交通地图的更新势在必行,而上述工作均需要以本标准为依托,才能合理合法地开展,因此本标准的发布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