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6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以下简称“公路分会”)在陕西西安组织召开了《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编制大纲审查会。会议由公路分会业务主管柴华主持,公路分会负责人沈毅研究员介绍了会议背景并对审查重点提出了具体要求,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付智研究员、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刘少文教高、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张东省教高、重庆招商局交通科学研究院王火明教高、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伍石生教高、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台电仓教高、湖北省荆州市公路管理局崔恒凤副研究员等来自公路工程管理、规划、设计、科研、高校等单位的7位专家和《规程》主编单位长安大学及滁州市公路管理局等参编单位的12位编写组成员参加了审查会。
会上,《规程》主编长安大学沙爱民教授介绍了《规程》的编制背景和总体情况,胡力群教授对《规程》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汇报。随后,《规程》主审付智研究员带领专家团队对编制大纲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一致认为,为进一步拓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新工艺,提高我国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性和承受重载的能力,制定《规程》必要、及时。《规程》编制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明确、内容全面,前期基础工作扎实,参编人员分工合理,实施方案总体可行,可满足编制工作的需求。同时,专家组针对《规程》的名称、进度、调研范围和章节优化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是采用31.5mm~53mm的大粒径碎石主骨料形成框架,将类似于常规水泥稳定碎石的细料填充在主骨料间隙,压实后形成路基层。这种基层的强度主要来源为主骨料间的框架嵌锁作用,填充料起到稳定主骨料框架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裂作用,同时能够承受重载车辆的作用。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应用路段已超过450公里,跟踪观测表明效果良好,能够进一步克服基层的收缩裂缝问题。本《规程》重点提出了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的相关原材料技术要求和混合料设计方法,同时,《规程》明确了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评价方法。该方法对提高沥青路面的整体抗裂性和承载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本次编制大纲审查会的成功召开,为《规程》下一步编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规程》的制订对推广和规范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与施工技术应用,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沥青路面基层的抗裂性和耐久性,更好地适应我国公路路面建设运营管理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