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标公路分会发布6项标准为标准体系助力 团体标准渐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发布日期:2019-03-110

中建标公路分会发布6项标准为标准体系助力

团体标准渐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转载于中国交通报)

image

    什么标准下的融雪剂能让冬季除雪更环保?高速公路依据哪些标准设置限速?……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中,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更完善的标准体系作为支撑。

    2月27日,以“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助力建设交通强国”为主题,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简称公路分会)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公路分会2019年标准化创新发展工作大会在山东省日照市举行。

    会上发布了《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等6项团体标准。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爱民等参会嘉宾和代表,针对深化标准化建设等建言献策,积极探索标准化工作新路径。

标准体系羽翼更丰满

    “新《标准化法》的颁布实施,使标准从政府单一供给为主向政府和市场多元供给转变。政府供给标准更突出公益性、保基本,市场供给标准则更满足创新需求。”周伟提出,应更加注重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衔接。

    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可弥补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缺漏,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目前,国际标准的竞争也以团体标准为主。

    “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一定要以标准化为核心。在标准化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协会、学会,正努力以团体标准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张弛感慨道。

    交通标准化工作近年来虽然硕果累累,但仍存在标准总量和质量尚不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综合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亟须加快、标准实施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等短板。

    如何补齐短板?李爱民建议,做好标准化项目计划申报和标准制定,加强标准化工作能力建设,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及行业内外专家和企业的沟通协调,加大标准化人才培养力度,并提高标准化审核水平。

    会议举办地所在的山东省,正在奏响新旧动能转换的“变奏曲”。“通过新旧动能转换,能总结提炼出新的标准,促进山东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2018年,我们制定了10项标准。目前,还有72项标准正在制定。”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司家军表示,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全省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

团体标准攥成拳头走出国门

    “作为部标准化工作的智囊团,我们积极为部服务,为公路领域转型升级和交通强国建设服务。”公路分会秘书处负责人沈毅告诉记者,受部公路局委托,公路分会完成了《公路工程标准管理办法》的初稿编写,对主管部门的职责与权限等内容逐条写出准则。

    标准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也是市场竞争的“利器”。中国标准“走出去”,在世界上占据话语权,中国的产品和品牌就能在世界舞台上更多地唱响中国声音。

    2018年,为了做好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技术准备,在部公路局委托下,公路分会承担了《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导则》等6项行业标准的修订和编译工作,并参与了《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外文版编译管理导则》等的制定工作。在《推动公路工程标准国际化的行动方案》中,公路分会负责标准化国际发展现状的部分。同时,公路分会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立项项目的征集和评审,最终确定了30个建议立项项目和13个外文版编译项目。

    “对内,我们不断修炼内功、完善制度,标准化管理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沈毅介绍,公路分会确定了协会标准的报批流程等内容,陆续发布了《路用低氯融雪剂》等6项协会标准。

    作为从事标准化工作的“正规军”,公路分会2018年分两批顺利立项74项标准。现在,已经完成2019年第一批协会标准的征集。据统计,公路分会立项在编的协会标准已达193项。

    用好团体标准这一工具,才能为行业发展立好“路标”。近年来,作为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公路工程领域)的归口单位,公路分会不断推动2014年至2018年立项的200项协会标准的编制工作。

    此外,公路分会支撑创建了部公路局微信公众号“公路工程标准化”,实现了相关行业标准的即时查询。截至2018年年底,该公众号累计推送100多条,关注人数达3.4万人。

    “我们将继续加强标准管理和制度建设,构建和完善我们的团体标准体系,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努力推进标准走向国际。”展望未来,沈毅信心十足。

在应用中看到标准落地效果

    标准的价值在于应用。应用效果如何,值得仔细观察。

    “经过多年探索研发和大量试验,道路用合金钢节能防撞护栏终于取得成功。”在大会标准技术交流环节,北京中交畅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宇说。

    据了解,道路用合金钢节能防撞护栏具有科技性、环保性、安全性、经济性4项优势,目前已取得和申报40余项国家专利,并通过A级、B级护栏撞击测试。

    “科技性体现在材料创新,在冶炼新技术用热轧达到冷轧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合金钢钢材原料配方研发,并加入稀有金属元素,提高材料的各项性能,同时重新设计护栏外形结构;环保性体现在采用新型防腐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并降低防腐材料用量;安全性体现在提升材料的抗撞击指标,有效提高护栏的安全系数;经济性体现在新型材料实现高强减薄,用钢量较之传统碳钢的用钢量减少34%,防腐材料用量减少一半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王宇介绍说。

    标准的应用效果,在更长的时间周期中得以检验。

    “我们的技术标准经得起考验。‘免费压路机’碾压多年后,路面仍然完好。”《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程》主讲人,来自安徽省滁州市公路管理局的蒋新明形象地把特重交通环境中来往的车辆描述为“免费压路机”。

    据悉,12年特重交通条件下,长寿命公路(滁全路)的路面结构承载力无任何衰减,充分证明了这一技术的效果。